Traverse

MacBook Air M1 心得

March 02, 2021

從 2009 年 MacBook 開始踏入 Mac OS 這個領域

沒有參與過 PowerPC 轉換 Intel 這個歷史時刻

MacBook 是從 2006 年開始進行這次的轉換

Intel 環境支援已經算完整

也是因為當時筆電的設計

鋁合金機身和 Mac OS 使用體驗讓我從此愛上蘋果電腦

回顧 WWDC 2005 賈伯斯簡單解釋為什麼轉換 Intel 晶片

主要是電源效能

wwdc 2015

Apple WWDC 2005

直到現在為什麼又從 Intel 切換回 arm 晶片

也是因為 power efficiency

更小的功耗、更快的處理效能

CPU 效能耗電量對比

CPU 每瓦效能

Apple.com

在 WWDC 2005 也提到從 PowerPC 遷移至 Intel

Apple 即將進入第三次的轉換

WWDC 2005 轉換

Apple WWDC 2005

第二次屬於軟體系統架構的升級

排除軟體的轉換

身為果粉肯定不能錯過第三次的硬體的轉換

更何況蘋果的電腦已經從我讀書的工具成為我生財的工具

現在是靠 Macintosh 麥金塔系統開發程式

我不開發 iOS / Mac Apps 但是因為 unix-like 確實是比較開發友好的系統

說到身為一個軟體開發者

我看了很多的 M1 晶片的評測影片

大部分都談論剪片有多順、影片導出有多快

比拼最新的 MacBook 16” 或甚至 Mac Pro 的

對我來說實際意義不大

當第一次開啟 Intel 版本 App 詢問是否安裝 Rosetta

安裝 Rosetta

一旦安裝 Rosetta 之後

很難分辨正在使用的 App 是 made for Intel or made for Apple silicon

everything it just works 操作很流暢

我覺得對普羅大眾來說比較有感的是

  • 鍵盤輸入感受
  • 電池續航力

鍵盤輸入

我上一台 MacBook 是公司提供的最基本款的 2017 MacBook Pro 13” 256GB 硬碟 / 8GB 記憶體

鍵盤是不知道第幾代的 butterfly keyboard 蝶式鍵盤

Apple 很努力想改進他們所謂更輕薄的鍵盤

但是輸入體驗依舊是很難打

所以在新版的 M1 晶片 MacBook Pro / Air 改回傳統式的剪刀式鍵盤

輸入體驗上更輕彈好按

電池續航力

在印象中 2009 年的第一台 MacBook 確實相較之前的 Windows 筆電續航更久

大概有 2 ~ 3 小時的電池續航

而那時候的 Windows 筆電有個 2 小時就要偷笑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我都是用電腦做工作量更多的事

每次發佈會上說的電腦都會有什麼 6 小時的電力續航

我實際用下來都大概只有 2 ~ 3 小時

沒什麼進步

直到我換到這台 MacBook Air M1 使用才感受到什麼叫真的叫低工耗

在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可以有 6 小時以上的使用時間

如果只是在咖啡廳瀏覽網站、聽音樂、讀/寫文件一整天

現在可以很肯定的說不需要帶充電器出門

我上一台自己的 MacBook Air 是 2014 年 13吋版本

升級到 MacBook Air M1 超級有感

多了獨立喇叭、TouchID

優點

  • 電池續航久
  • 流暢
  • 操作速度快
    • 文件變更
    • 執行程式
  • 可攜性更高,使用一整天不需要帶充電器
  • 鍵盤好打,新的剪刀鍵盤而不是難打的蝶式鍵盤
  • 如果是買 MacBook Air 沒有 Touch bar 但速度沒有犧牲
  • 可以執行部分 iOS App

缺點

  • 少部分 app 會閃退,甚至 Proxifier 會導致系統無預警重啟
  • 遇過一次進入螢幕保護之後無法喚醒
  • 蘋果第一台 ARM 架構電腦,後面會有效能更強大的機器陸續推出

Updates

如果可以等的人可以期待2021年的 Mac 電腦更新

最近看到的爆料

  • 會有 14” 和 16” 吋 Arm 版本的 MacBook Air/Pro
  • 外型會有新的設計,像是 iPhone 12 平面設計?!
  • 螢幕更亮、對比度更高,使用 Micro-LED
  • 比現在最多 4 個 Thunderbolt 雷電接口,更多類型的接口,像是 SD Card 或 HDMI
  • 充電將回歸 MagSafe 磁吸設計
  • 移除 Touch Bar
  • 其他機型 iMac 將會有全新的設計

微信/支付寶/QQ 掃一掃

China donation